今天是

西体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西体新闻 >

我院迎新年秦腔名家演唱会备受师生员工点赞


本网讯 12月26号,中国传统文化戏剧进校园——迎新年秦腔名家演唱会在我院新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学院党政领导、教职员工、离退休干部、黄雁社区居民、在校大学生近千人在灯火辉煌、喜气洋洋的新礼堂喜迎新年,品尝了一次美味的秦腔文化盛宴。
活动伊始,吴长龄同志代表学院党政作简短致词。他说: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对高雅艺术进校园——秦腔艺术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辛勤耕耘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岗位的教职员工,向孜孜求学、奋发向上的同学们,向为学校改革发展做出过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们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也希望同学们在加强学习,刻苦练好体育技能的同时,也要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拥有更加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希望通过举办本次秦腔名家演唱会,使大家了解、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认知最古老的戏剧之一——秦腔。
随后,秦腔名家演唱会在一片喝彩声中拉开帷幕。本场戏剧演唱会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演员水平高。著名表演艺术家马友仙、李小锋、李娟、侯红琴、丁良生等众多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同台献艺。
二是舞美设计与场地设施水平高。众多戏剧名家用精湛的唱功加上我院新落成的礼堂、先进的灯光、音响设备更加完美地诠释了秦腔的魅力。
三是节目档次高。秦腔艺术家们对此次演出特别重视,提前准备,走台、化妆、调音一丝不苟。《梁秋燕》、《祝福》、《血泪仇》、《断桥》、《夫妻识字》、《大家喜欢》、《智取威虎山》等秦腔现代戏与经典秦腔选段用朴实、豪放、细腻、精准到位的表演将秦腔的独特艺术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戏曲川剧绝活《变脸》、黄梅戏、眉户戏、陕北秧歌、戏曲小品等多种优秀曲目逐一登台,近两个小时的演出让观众大呼过瘾,掌声连绵不绝。
演出结束后,一些老同志表示,希望这些秦腔名家增强与师生员工交流,学校可以提供平台,办一个秦腔培训班,帮助师生了解秦腔文化。
一位青年教师认为,这不仅是一场传统文化秦腔的演唱会,更是一场红色革命教育会。
一名体育艺术系学生说,地道的陕西方言让他倍感亲切,秦腔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有表现力,魅力非凡,激发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一名青年人动情地说到,老艺术家们表演的是真正的艺术,这是我第一次很认真听秦腔的感觉。想起以前姥姥、姥爷最爱听秦腔《十五贯》,我一直闹着嫌吵,而如今他们不在了,我耐心好好听次戏,对秦腔有了新的认识——人总是这样,只有失去了成长了方知什么是珍贵。
本次戏剧进校园活动作为我院2014年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丰富在校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师生零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感受文化瑰宝的魅力,提高审美修养。
 

吴长龄同志代表学院党政致词

     李娟: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李娟,带来眉户现代戏《梁秋燕》《大家喜欢》、秦腔《王宝钏》,她的一曲《梁秋燕》声情并茂,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唱出了梁秋燕当时的喜悦心情,似乎重现了当年“听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美感。

丁良生: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带来秦腔《血泪仇》《打镇台》《赵氏孤儿》,号称西北金嗓子的丁良生,出演的血泪仇中王老五,表现了剧中人物饱受战争摧残,由河南逃到陕西后受到边区党和政府关怀的心情,将观众带回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那艰苦而又峥嵘的岁月。

马友仙: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带来秦腔《洪湖赤卫队》《断桥》《十五贯》,她如泣如诉的演出,催人泪下,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也对新社会充满信心。

戏曲表演者甜甜、盼盼带来戏曲绝活《变脸》

小品《背媳妇》:西北名丑张凌云,刘蕊,剧中人物是两位再婚青年,梅开二度的故事,故事从出场到结束,全程短小精悍,剧情曲折,喜戏欢虐,表演诙谐, 既幽默风趣又令人捧腹畅笑。

中国戏剧小梅花奖获得者杨静带来秦腔《三月桃花》、《红灯记》

 李小锋: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秦腔《打柴劝弟》《彩楼记》,黄梅戏《天仙配》。与杨静对唱的黄梅戏《天仙配》中,李小锋声情并茂,“你挑水来我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体现了人民大众对和谐社会的愿景,李小锋老师演文十足文,演武十足武,小生巨臂,誉满西北,深受业内爱人士好评。

李小锋、王春艳表演陕北秧歌《夫妻识字》、《五月散花》

 侯红琴: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带来秦腔现代戏《祝福》《火焰驹》《五典坡》。她饰演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在贫困交加、走途无路的困窘环境下,要死不能死,只有哀痛悲伤,泣诉中委婉动人。

 王航: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青年演员,带来秦腔《智取威虎山》选段。他饰演杨子荣,有敢将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高亢嘹亮的唱功引人入胜,充满对人民战争的必胜信心。
 
新闻链接:秦腔是中国传统戏剧剧种,也是中国民族最古老戏剧之一。因其诞生在陕西这块土地上,称之为“秦腔”。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是西北人精神的象征。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锐意改革,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既保存原有风格,又融入新的格调。秦腔和其他音乐同样,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尤其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的时代,秦腔也与时俱进,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上一篇:我院承办陕西省农村优秀青年体育教师能力提升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圆满结业
下一篇: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的十个重要观点 争当合格共产党员 ——吴长龄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内容摘要